close

 
看完了~~~~~
有點特別的感覺 卻又沒有

故事很平常
其實沒有很緊實
結構很鬆散
看的時候會花很多時間沉浸在自己的經驗裡
可能沒有相關經驗的人 會覺得有點無聊
(我自己也覺得有點無聊啦)
  


連結到自己過往的經驗
嗯 差不多吧

總有些似曾相識

台灣人的固有習俗

差別大概就是 電影裡面是純道教的~
而奶奶的好像是佛教的
 (但是怎麼看也有點道教的意味 像是燒紙錢之類的)


台灣的喪禮總是讓我覺得有那麼點荒謬

爺爺的喪禮就像電影一樣了
很道教

 那時候才國中 
 暑假炎熱的很 上著好像可以考上好高中的暑期輔導
 

 忽然就被叫回家 坐上很爛很爛的台西客運 一路搖回北港
 到離奶奶家門口一定距離的時候 忽然被叫說要哭
 國中生一個 哪哭的出來勒?!

 當然是假哭
(現在回想起那天的第一印象 
 居然先飄出來的是"幸好那天回北港 鹿媽先帶我們去吃飯了 不然會好餓")


中間的那些法事 唯一的記憶就是"如何站著睡覺"&"鬧脾氣"

 
對另一個世界的未知 讓我無論這些儀式都感到非常的疑惑
總覺得非常的做作
到底這些儀式  是在安誰的心呢?

(如果這些活著的人 可以因為這些儀式安了一些心 
 那些真的是好了 最怕的是那些要拼排場的浮誇)
 
 
如果只有那個嘴巴 那為什麼還要做作的進行那些儀式?
正如電影裡的那些荒謬的片段

其實和亡者的生活回憶 都是在一些些片段裡面(像女主角一樣)
 

我倒是覺得這是家族重新團聚的機會

身為晚輩的我們
可以藉由聚在一起的長輩 了解更多亡者的另一面
像是之前辦奶奶的喪禮時 
姑姑們和鹿媽鹿爸一起在家摺紙蓮花時
說了很多奶奶以前的事
可能是我沒經歷過的 
也可能是我小時候發生過但是我已經忘記的

重新建構起 我對奶奶的印象

這或許才是喪禮最重要的意義
讓每一個和亡者生活過的人相聚在一起
對彼此分享與亡者生活的經驗
只可惜 這些分享 很少在公開的場合
在公開場合的 往往就是那些不知為何的儀式
 
好像沒有很仔細的講出關於父後七日這部電影的心得
因為這是一個這麼貼近我們生活的故事

死總是我們比較避諱的
但是其實這就是往圓滿人生的最後一步
人因為未知而害怕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要藉助儀式吧
不只是幫助
亡者 
更是為了讓還在世上的人感到心安
(心安?! 我倒是覺得是因為生者無法和亡者溝通 所以必須要找尋自己安心的方法)
  
 
 


看完之後 在開車去吃飯的路上
忽然想到 

"面對家裡的長輩  我們似乎有點習慣他們總是在那裡
但是往往我們定睛一看 卻發現他們衰老的讓我們都不認識了"
 
忽然有點了解到 什麼叫

"風欲靜而樹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總之
父後七日 是一部帶有荒謬中 卻又讓人反省的電影
但是其實沒有很好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稀有動物阿鹿 的頭像
    稀有動物阿鹿

    稀有動物的胡言亂語

    稀有動物阿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